“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在线教育”研讨会在浙大召开
2012年11月22-23日,移动互联环境下在线教育研讨会暨CERNET浙江省第十二次年会在杭州召开。本次会议由浙江大学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CERNET浙江省主节点、浙江省网络技术专业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图书与信息中心承办。学会理事长蒋东兴、副理事长宓詠、常务理事鲁东明都做了专家报告。
浙江大学任少波书记代表主办方做了致辞。会议围绕“移动互联环境下的在线教育”的主题。任少波副书记在致辞中指出,今年是教育信息化不平凡的一年,3月教育部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顶层设计,为我们确定了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和核心任务。9月,国家组织召开了教育信息化工作会议。与此同时,浙江省也组织实施了“浙江省数字校园示范项目”,浙江大学也规划部署了“学术创新服务工程”、“公共资源服务工程”、“E大学传播服务工程”和“智慧型后勤服务工程”四大建设工程。并对本次研讨产生的影响寄予厚望。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理事长蒋东兴做了《清华大学在线教学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首先从总体介绍了清华大学的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历程,并就回答钱学森之问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中国高校信息化工作者要深入研究如何支持探究式教学与学生自主学习,建立信息技术支撑下的研究型教学环境面向研究型教学和自主学习,为教学情景创设、问题探究和协作研讨等提供信息化支撑。随后他从信息技术对知识的传播获取模式的改变,信息技术能力成为当前人们生产生活基本技能、教育信息化改变了教育活动的时空结构与教育形态从而教育模式和教育关系等三个角度阐释了教育信息化对教育产生革命性的影响。并最终提出校际合作是实践基于云服务的数字化校园的重要途径。
学会副理事长宓詠老师作了《在线教育的云服务探索》的报告,他从当前校园信息化与学校教育发展水平不对称的本质问题出发,阐述了云的本质特征和服务的关系,并介绍了复旦大学在云服务领域的探索,最后给大家描绘了云服务时代大学生活学习的改变。
CERNET浙江省主节点主任鲁东明教授作了《创新技术模式,服务教育教学》主题报告,从信息化技术对教育的影响、教育信息化内涵、浙大信息化探索与实践等三方面,详细阐述了高校信息化如何顺应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规律,介绍了国外名牌大学在线开放课程先进经验,提出新型在线教育体系建设将是高校信息化新一轮发展的着眼点,以新需求把握、新平台构建、新模式探索为基本着力点。
23日,会议分三个分会场,以“支撑在线教育的无线网络环境以及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线教育理念、模式与云平台技术支撑”、“在线教育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为主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和交流。其中华东地区青年技术论坛也一并召开,来自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的青年委员都做了精彩的报告。
本次会议规模空前,形式创新,既有教育信息化领域的专家,又有图书馆、出版社、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及教育教学业务部门的老师。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探索信息化支撑在线教育起到了推动作用。
(会议详细链接地址:http://www.zhejiang.edu.cn/redir.php?catalog_id=1483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