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同路人,谱写新篇章——学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青年委员会青年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
2011年11月12日,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青年委员会成立大会暨首届青年委员会青年论坛在复旦大学召开。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蒋东兴理事长、种连荣副理事长、宓詠副理事长、邸德海副理事长、陈怀楚副秘书长、宋式斌副秘书长、沈立强副秘书长等学会领导以及青委会全体成员近60人,成立大会由宋式斌副秘书长主持。
本次大会开创性地采取了视频直播的方式,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都设置了分会场;大会还通过微博大屏幕进行了线上互动,收到了来自各分会场、新浪微博上的祝福和致意,会场氛围非常热烈。
蒋东兴理事长首先代表学会对青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就青委会成立背后的二三事进行了幽默风趣的解读,并祝愿青委会能够进一步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锐意进取,共谋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大发展,真正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走向成熟发展的中坚力量。宓詠副理事长作为青委会的发起人以及负责人情真意切地对青委会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体现朝气,保持锐气,弘扬正气,开拓创新,潜心积累,有为有位”,并宣布了第一届青委会委员名单:清华大学付小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云霞、中山大学何海涛和复旦大学陈翼三位老师分别任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欧阳荣彬、上海交通大学茅维华、西安交通大学韩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峰等四位同志任委员。接下来,陈怀楚副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介绍了青委会成立的经过和详细过程,并宣读了青委会章程,之后现场播放了会务组制作的“青春同路人”短片,介绍了每位青委会成员。最后,付小龙同志代表青委会委员作关于青委会工作思路的报告。
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青委会创新工作模式”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成为后半段会议的主题。论坛由付小龙同志主持,陈翼、韩博、茅维华三位同志分别作题为“青年委员会技术交流议题报告”、“青年委员会工作平台构想”、“即时通信中的一些技术点趣谈”的主题报告,并通过视频直播和微博大屏幕,与来自论坛现场、分会场、新浪微博的信息化同仁们一同交流,深入讨论,为青委会成员如何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2011年11月12日,每位青委会成员都将记得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在复旦大学高耸入云的光华楼内,青委会宛如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阳光雨露中开启成长的历程,等待大家的将是共同经历教育信息化在中国高校成长的痛苦与欢乐,青委会将始终站在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最前沿,以“创新,协同,实践”为指导原则,完成支撑中国高校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使命与责任。
出席本次大会的有蒋东兴理事长、种连荣副理事长、宓詠副理事长、邸德海副理事长、陈怀楚副秘书长、宋式斌副秘书长、沈立强副秘书长等学会领导以及青委会全体成员近60人,成立大会由宋式斌副秘书长主持。
本次大会开创性地采取了视频直播的方式,在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大学、中山大学都设置了分会场;大会还通过微博大屏幕进行了线上互动,收到了来自各分会场、新浪微博上的祝福和致意,会场氛围非常热烈。
蒋东兴理事长首先代表学会对青委会的成立表示祝贺,就青委会成立背后的二三事进行了幽默风趣的解读,并祝愿青委会能够进一步创新思路、凝聚力量、突出特色、锐意进取,共谋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大发展,真正成为实现教育信息化走向成熟发展的中坚力量。宓詠副理事长作为青委会的发起人以及负责人情真意切地对青委会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体现朝气,保持锐气,弘扬正气,开拓创新,潜心积累,有为有位”,并宣布了第一届青委会委员名单:清华大学付小龙任主任委员,浙江大学云霞、中山大学何海涛和复旦大学陈翼三位老师分别任副主任委员,北京大学欧阳荣彬、上海交通大学茅维华、西安交通大学韩博、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张峰等四位同志任委员。接下来,陈怀楚副秘书长代表学会秘书处介绍了青委会成立的经过和详细过程,并宣读了青委会章程,之后现场播放了会务组制作的“青春同路人”短片,介绍了每位青委会成员。最后,付小龙同志代表青委会委员作关于青委会工作思路的报告。
以“信息技术支撑下的青委会创新工作模式”为主题的青年论坛成为后半段会议的主题。论坛由付小龙同志主持,陈翼、韩博、茅维华三位同志分别作题为“青年委员会技术交流议题报告”、“青年委员会工作平台构想”、“即时通信中的一些技术点趣谈”的主题报告,并通过视频直播和微博大屏幕,与来自论坛现场、分会场、新浪微博的信息化同仁们一同交流,深入讨论,为青委会成员如何发展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
2011年11月12日,每位青委会成员都将记得这个有意义的日子,在复旦大学高耸入云的光华楼内,青委会宛如刚刚破土而出的嫩芽,在阳光雨露中开启成长的历程,等待大家的将是共同经历教育信息化在中国高校成长的痛苦与欢乐,青委会将始终站在教育信息化行业的最前沿,以“创新,协同,实践”为指导原则,完成支撑中国高校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使命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