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情况介绍---中央电教馆馆长陈志龙同志在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颁奖大会上的讲话(2008年11月8日)
编辑:admin
来源:电教馆
阅读:
时间:2008-11-14 17:38:31
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情况介绍
中央电教馆馆长 陈志龙
2008年11月8日
尊敬的陈小娅副部长,
各位来宾、各位老师、各位专家,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好!
第十二届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颁奖大会今天在北京隆重举行。在此,我代表大奖赛组委会,向出席颁奖大会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和新闻界的朋友们表示诚挚的欢迎!向积极踊跃参加大奖赛的广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和辛勤工作的专家致以亲切的问候!并向精心遴选和推荐作品的各地教育部门、解放军总参军训和兵种部、武警总部训练部和各有关高校表示由衷的感谢!
现在,我代表大奖赛组委会就本届大奖赛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作一个简要的汇报。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是在推进教育信息化、重视和加强教育资源建设的过程中,逐渐成长起来的一项具有广泛影响、涵盖各级各类教育、面向广大教师和专业技术人员的重要赛事。其目的在于: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信息素养和软件制作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推动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广泛应用。
大奖赛创办以来,收到了预期的效果,促进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的提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对教育资源建设的推动作用、引导作用和示范作用逐步显现,已经成为广大教师、专业技术人员喜爱和积极参与的一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
本届大奖赛组织,尽管受到奥运期间光盘邮寄限制等因素影响,但广大教师参赛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全国32个省级教育部门、解放军总参军训和兵种部、各有关高等院校和武警部队院校共报送作品3836件,通过技术测试并参加专家评审的作品2630件,作品报送数量超过历届。其中,基础教育组报送作品3155件,内容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美术、信息技术等各学科;中等职业教育组报送作品163件,内容覆盖平面设计、计算机、电子商务、经济学和文秘等专业;高等教育组报送作品518件,内容涉及本专科的基础学科和部分专业学科教学。特别是“ScienceWord优秀教案设计”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和邮寄两种方式共报送作品1931件,反映了广大教师对教育部在“教育领域推广试用ScienceWord软件项目”的支持和对国产软件应用于教育教学的认可。此外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均有作品报送并获奖。本届大奖赛,组委会针对参赛作品现状,为了进一步提高参赛教师的理论素养和制作水平,在决赛期间组织了“多媒体艺术理论”和“ScienceWord软件应用”专题培训会,受到了广大教师的欢迎和好评,发挥了大奖赛的示范性和引导性作用。
本届大奖赛作品评审,在强调政治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同时,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意义和有效性、多种媒体表达和传递教学内容的有机融合、技术应用的恰当和适度;注重教改精神的落实和体现、参赛作品应用于教学过程的创新性;体现了“重视应用、鼓励创新和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要求。参赛作品经过技术测试、专家评审和现场决赛,共有746件作品获奖。其中:特等奖作品1件,一等奖作品54件,二等奖作品84件,三等奖作品232件,优秀奖作品375件。有25个单位获最佳组织奖。在此,我代表大奖赛组委会向获奖教师和获奖单位表示热烈的祝贺!
纵观本届参赛作品及评审过程,组委会认为获奖作品能够客观地反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发展现状,代表了当前信息技术以及相关成熟技术的应用水平。主要表现在:
多媒体课件: 从参赛作品整体看,教学设计和结构完整、媒体运用充分、技术水平得到较好体现,作品界面美观、导航清晰、表现方式多样,体现了大奖赛在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方面产生的积极影响。其特点:一是参赛作品注重教学设计,不是一味追求视觉效果,更多地关注教学、教学活动设计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二是西部地区参赛作品水平和比例均有大幅提高,西藏、青海、甘肃、贵州等地的作品都出现在三等奖的获奖名单中,体现了大奖赛的示范推广作用;三是部队院校报送的作品质量明显高于地方院校;四是中高等职业学校参赛作品教学目标明确,主要针对教学重难点解决实际教学问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 参评课例中,出现了一批在技术与课程融合中努力创新的范例,更为可贵的是信息技术真正成为学生探究的工具,促进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如“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依托网络平台让学生开展合作探究学习,在应用统计和测评软件开展社会调查的基础上,综合应用任务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策略,层层展开,做到了内容学习和方法学习的统一、技术与课程有机融合,为在网络环境下政治课程的创新提供了范例;如“feeling”熟练使用电子白板,充分运用了电子白板的批注、快照、克隆、绘画、旋转、视频播放等功能,很好的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如“会飞多远”通过虚拟实验,在积累和分析大量实验数据基础上获得发现,正确地解释了炮弹射程的远近与炮弹角度之间的关系,并学会了多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网络课程: 从参赛作品整体看,制作技术越来越成熟,内容紧贴教学实际和教学要求,教学目标明确,模块规范标准,优秀作品特色鲜明、亮点突出。其特点:一是课程内容体系建设规范,媒体资源丰富,呈现结构合理,如获得本届大奖赛唯一特等奖的网络课程“木材学”,建设与应用时间长、结构层次清楚、界面设计合理、资源建设特色明显;二是平台技术高,优秀作品具有良好的师生交流环境,导航设计清晰,虚拟仿真和三维环境模块开发技术性强,突出了网络课程特点;三是课程交流与应用效果好,部分课程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特点实施网络交流、答疑、练习和自测,取得了良好的学习效果,如“工业设计”、“设计色彩”等课程,收集了多届学生的论文和作品,网络交流质量高,教学评价功能特点突出。
ScienceWord 优秀教案设计: 参赛作品通过网络上传和邮寄报送共收到作品1931件,与上届相比作品质量和数量都有很大提高。其特点:一是教师对电子教案的理解进一步加深,使用更加普及,教师使用ScienceWord软件解决教学过程中遇到的技术困难、提高教学过程效率、降低教师编写教案和试卷等劳动强度的能力得到提升;二是了解和使用ScienceWord软件的教师更多了,他们对ScienceWord软件的功能更加熟悉,如教师对数学公式、几何图形、分子式的应用已经非常熟练;三是教师利用科技文档的特征于教学过程之中展现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使教学内容更加易于理解,增强了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提高了教师教学的乐趣。
从各类参赛的部分作品看,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同一选材再次创作时,在选材角度、选材范围上没有进行有效扩展,没有突出创新性;在技术应用上,没有牢固树立技术为教学服务的观念,有为用技术而用技术的倾向;对教学设计重视不够,部分参赛者对多媒体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已经成功地举办了十二届。我们要认真总结大奖赛的成功经验,研究前进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努力把大奖赛越办越好。大奖赛已在全国产生品牌效应,已经成为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应用、展示和交流信息化教学成果、促进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建设、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平台。让我们为进一步办好大奖赛而共同努力。
本届大奖赛得到了AMD公司的大力支持和赞助,对此,我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在蓬勃发展。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为加快教育软件资源建设、促进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广泛而深入的应用,为推动我国教育信息化科学发展和提升教育现代化水平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