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校园研究专项工作组

发布日期: 2016-10-20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
智慧校园研究专项工作组管理细则

(经2015年5月15日智慧校园研究专项工作组第一次会议审议通过)

 

智慧校园研究专项工作组(简称“智慧校园工作组”)是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以下简称“分会”)为凝聚高校智慧校园研究力量、加强高校信息化发展趋势研究而成立的专项工作组织。为加强智慧校园工作组的组织管理工作,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管理规定》和《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教育信息化分会专项工作组织管理办法》,特制定此管理细则。

一、服务对象

智慧校园工作组以分会会员为主要服务对象,包括高校会员、企业会员、个人会员、青年会员、特邀理事等,通过会议、咨询、培训、出版等方式为相关政府部门、学校、企业提供服务。

二、业务范围

智慧校园工作组的业务范围主要包括如下四方面:

1)     调查研究:对国内外高校智慧校园的支撑技术、应用情况、建设与运营模式等开展调查研究,掌握高校智慧校园发展状况,把握高校智慧校园发展规律;

2)     规划设计:研究高校智慧校园的定义、特征、体系架构与解决方案,研制高校智慧校园的标准规范,开展智慧校园相关技术与系统的演示验证和应用示范;

3)     示范推广:通过会议研讨、出版书籍、撰写论文、开展培训等方式,推广高校智慧校园的研究成果,发挥优秀应用案例的示范作用;

4)     积聚智慧:为分会积累智慧校园方面的成果、知识、数据和专家等智库资源。

三、组织机构

1)     工作组成员

发展工作组成员采用申请-核准制:对于高校会员代表、企业会员代表、个人会员、青年会员、特邀理事和咨询委员,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核实后即可成为工作组成员;对于会员高校和会员企业的其他成员,由其所在单位会员代表或工作组常务组员推荐,经组长审核后可以成为工作组成员。

2)     常务工作小组

智慧校园工作组设常务工作小组,作为工作组的议事机构,负责讨论、决策工作组的发展方向、机构设置、人事任免、研究计划等重要事项。

常务工作小组由30名左右常务组员组成,设组长1人,副组长若干,协助组长负责相关业务工作与组织协调工作。

3)     研究/推广小组

智慧校园工作组下设若干研究小组和推广小组,负责组织开展相关专项研究,推广智慧校园研究成果与优秀案例。

研究/推广小组组长由工作组常务组员担任。

四、活动形式

智慧校园工作组主要开展如下几种活动:

1)     研讨会

工作组每年召开12次全体会议;研究小组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小组研讨或交流会。

2)     研究报告

 工作组每年发布一个年度研究报告。

3)     出版物

 工作组每两年左右出版一本案例集;对于价值密度高的研究报告予以正式出版。

 此外,工作组鼓励成员发表论文,并组织撰写智慧校园方面的专著。

4)     制定标准

 根据需要制定智慧校园方面的标准规范。

五、组织管理

智慧校园工作组是分会内设的专项工作组,受分会专项工作部管理,对外活动组织由分会秘书处负责,日常活动由组长、副组长负责组织和协调。

六、      附则

此管理细则经工作组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分会备案后生效,由工作组常务工作小组负责解释。

 

附1:常务工作小组名单

蒋东兴、种连荣、顾涛、宓詠、邸德海、沈富可、刘革平、樊铁成、
金永灿、熊忠阳、臧玉春、马严、桂银生、黄国华、袁新辉、张峰、
张四海、林绍福、陈勇、曹祥瑞、左峰、王慧锋、李永在、马传连、王磊、付小龙、云霞、杜军、唐雪飞、金耀辉

 

附2:工作组组长名单

组长:蒋东兴

副组长:刘革平、樊铁成、付小龙、云霞